昨天,据北京晨报报道,卫生部陈竺部长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发言,把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归咎于“市场化”:“实践告诉我们,市场手段在社会服务领域往往失灵,过度市场化造成的后果就是‘看病难、看病贵’。”
如果引用周其仁教授的话进行反驳“这算哪门子‘市场化’”?如果医疗领域真的已经市场化了,中央文件为什么还要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要求推进“政事分开、管办分开”?为什么还要一再强调“落实公立医疗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”?医改方案中提出的“医师多点执业”、“社会多元办医”是推进医疗领域市场化的重要政策,但是具体的措施却被一再搁置。
拒绝市场化的人试图打着“公益性”的旗号,通过行政手段垄断社会服务领域。政府垄断的后果是:一边是老百姓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,一边是医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。在大量的医疗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,近年来医学毕业生居然成为了就业最困难的群体之一。现在不仅新毕业的医学生就业困难,就是有10年临床经验,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级医师,如果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,也很难找到工作,因为所有医院的编制都满了,根本进不去,尽管大医院门口每天有无数病人看不到病。那些拒绝市场化的人扪请心自问,谁阻碍了老百姓就医?谁阻碍了医生行医?
为什么不让医院自主运行、为什么不让医生自由行医来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呢?这么做到底会触动谁的奶酪?
不仅是医疗领域,基础教育领域也是一样。上小学甚至入幼儿园又难又贵,在大城市尤其如此,但是师范毕业生却很难就业。本来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,只要政府放松管制,需求就能得到满足。但是,有人偏偏要打着公益性的旗号,拒绝市场化。
在社会服务领域,一个成熟的政府应该服务于市场,而不是拒绝市场。
评论